汉成帝刘骜(字太孙),在西汉历代帝王中也算是一个比较“有名”的人物。然而,他的出名并非源于雄才大略或卓越的军事成就,反倒是因为他是个典型的“酒色之皇”,以荒淫无道、懒政而为人所知。他沉溺于美酒和美色,疏于政务,最终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。
刘骜是汉元帝刘奭的长子,出生时汉宣帝刘询尚在位。自幼聪颖机智的刘骜深得爷爷刘询的宠爱。汉宣帝不仅经常把他带在身边,甚至在上朝时也会让他与自己同坐,这无疑显示了他对这个孙子的特别偏爱。实际上,刘询似乎也早早地看中了刘骜的聪明才智,给予了极高的期望。
值得一提的是,刘骜的出生其实是个颇具戏剧性的故事。其母王政君,本来只是一个普通小官吏的女儿,因为她美丽的容貌才被选入宫中。可见,即使在两千年前的西汉,外貌的“颜值时代”早已悄然兴起。王政君入宫时,恰逢刘奭心爱的妃子司马良妹去世,刘奭伤心欲绝,甚至一度决定放弃女色。
这一情况让刘询深感焦虑,因为不仅他的大汉江山需要有继承人,作为长子长孙的刘奭也面临着“无后为大”的困境。为了确保大汉王朝的血脉延续,刘询将所有新选入宫的美人呈上给刘奭挑选。虽然刘奭心有不甘,但作为父命难违,他最终选择了王政君。
展开剩余70%然而,即便是刘奭亲自选中的女子,王政君却始终未能博得他的宠爱。由于刘奭内心依然悲痛于亡妻的离世,他对王政君的态度始终冷淡,虽然王政君以极大的耐心和温柔尽力取悦,但刘奭的心始终未曾为她所动。
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王政君却在一次偶然的宠幸中怀上了龙种。这个意外的怀孕令刘询异常喜悦,他终于为自己心爱的孙子取名为“骜”,寓意着希望他将来能引领西汉走得更远。可谁能想到,这个令人喜出望外的孙子,却最终辜负了他深切的期望。
公元前48年,汉宣帝驾崩,刘奭继位,成为汉元帝。作为长子的刘骜自然被立为太子。然而,汉元帝性格优柔寡断,治国理政方面毫无建树,尤其在太子刘骜的教育上也缺乏耐心。尽管如此,刘骜在后宫寻欢作乐方面却表现得极为出色,几乎继承了父亲的“酒色好手”一脉。不知道这是否是遗传,因为后来刘骜的儿子刘康也未能免俗。
回想刘奭早期对刘骜的期待,作为父亲,尽管一度希望儿子能继承他的志业,然而刘骜的沉迷酒色让汉元帝的期望逐渐落空,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因此疏远。而此时,刘奭的另一子刘康,凭借端正的品行和多才多艺,逐渐赢得了父亲的偏爱。刘康母亲傅昭仪的深得宠爱,也使得她成为了刘奭心腹的宠臣。随着刘康的表现越来越出色,刘骜的太子位置岌岌可危,甚至汉元帝一度有意废除他,另立刘康为太子。
历史的潮流中,宫廷斗争似乎永远没有停歇。当一位妃嫔失宠时,常常会陷入人人推倒的境地。而此时的刘骜,正面临着如此困境。宫廷内的复杂局势让他必须快速找出对策。而他最幸运的是,身边有一位极具谋略的辅佐者——史丹,驸马都尉侍中。史丹不仅深知刘骜的处境,也知晓该如何在皇帝面前为刘骜说好话,稳住了局势。由于史丹频繁出入汉元帝的内廷,他成功地帮助刘骜化解了这场危机,使得刘骜的太子之位得以暂时保住。
直到公元前33年,汉元帝驾崩,20岁的刘骜继位称帝,成为汉成帝。而他的母亲王政君,也由此权倾朝野,成为皇太后。刘骜继位后,深感前朝权臣和宦官干政的危害,决定避免历史的重演。然而,由于当时身边缺乏信任的力量,他最终将权力寄托于母亲的家族——王太后的娘家。王太后的家族因此在朝中如鱼得水,得到了极大的权力和利益。
王太后的五个同父异母的兄弟被任命为“五候”,从此,王太后的家族开始在朝廷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,而汉成帝的统治也变成了典型的“外戚专权”。纵观刘骜的一生,虽然他自幼聪慧,但由于他的品行问题以及对酒色的沉迷,最终错失了自己应有的帝王之路。他的江山也最终变成了母亲王太后的天下,权力和决策多由她的家族掌控。
发布于:天津市米牛配资-炒股票手机软件-配资公司-民间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